君子蘭秋天翻盆,有5段「順口溜」,簡單好學,新手照做即可
隨著處暑節氣的過去,今年的酷暑算是已經結束了,眼看著進入了秋高氣爽的好時節,在夏天休眠的君子蘭也逐漸蘇醒進入生長期,而我們此時也需要趁著這個時機給君子蘭翻翻盆了。
而對于君子蘭翻盆的具體操作,有些新手小伙伴可能不是特別熟悉,那麼今天,廿六整理了5段順口溜,將君子蘭從選盆一直到服盆所經過的5個步驟全部涵蓋,接下來咱們就一起學習。
1、花盆不要選太大,宜以根系定大小,根系不好盆要小,排水底孔不能少
如果翻盆的時候要順便給君子蘭換盆,那麼我們就需要先給它選擇一個合適的花盆。選盆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省事就想著一次換太大的盆,而是要根據根系來決定花盆的大小,因為很多時候,君子蘭從外面看起來葉片較多冠幅很大,而實際脫土之后根系并不發達,如果花盆太大的話,盆土會因為干得太慢而導致君子蘭爛根,得不償失。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花盆的底部一定要排水孔,不然的話花盆再漂亮也沒用,因為澆水之后排不出去,積水同樣會導致君子蘭爛根。
2、盆土一定要配好,排水透氣很重要,松針樹皮拌沙料,一定腐熟發酵好
在翻盆之前,還需要給君子蘭準備好盆土。由于它是比較粗的肉質根,澆水不注意很容易就會爛根,所以一定要有排水透氣好的盆土作為前提,這樣在以后日常中給君子蘭的澆水才更加輕松。我們自配君子蘭盆土的話,可以用松針、樹皮、腐葉土、園土、河沙以3:2:2:2:1的比例來配制,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參考,實際的植料配比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合理調整。需要注意的是松針和樹皮一定要提前充分腐熟發酵,否則的話它們在花盆中繼續發酵容易產生熱量導致君子蘭燒根。如果實在不愿意自己配土,也可以網購君子蘭的成品土,配比科學而且衛生,而且便宜省事。
3、底肥更要漚制好,麻籽花生有油料,濃肥容易把根燒,長效緩釋才最妙
前面提到過,君子蘭在經過了至少一年的生長之后,盆土中的營養基本上就會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們翻盆的時候還需要在盆土中添加合適的底肥和腰肥,來把營養補齊。底肥就是君子蘭根系下面的肥料,需要選用充分漚制好的腐熟有機肥,注意一定要用一層薄土把根系和肥料隔開以免燒根;腰肥則是距離盆土表面往下2—3公分左右的盆邊遠離君子蘭根系的一層肥料,最易選用炒熟的蘇麻籽、花生等油料足的堅果類肥料。這里再強調一遍:不管是底肥還是腰肥,都千萬不要過濃,而且離根系越遠越好,如果沒有有機肥,也可以選擇長效緩釋肥來替代。
4、脫土之后先修根,晾至柔軟能盤繞,根兜一定滿植料,別留空隙命難保
在給君子蘭脫土之后,上盆之前一定要先修根,把根系中的空根、爛根以及不正常的根系全部清理干凈,如果能再用多菌靈溶液洗一下那是最好的。清理完根系之后還是不要急著上盆,而是先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晾晾根,晾根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讓傷口干燥收縮,避免新鮮傷口直接接觸盆土而潰爛,第二則是讓根系略略失水而變得柔軟,這樣就可以把根系盤繞起來還不至于弄斷。
君子蘭的根系如果原本比較發達,那麼它會根據原來花盆的形狀而形成一個兜狀,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像其它花草那樣填土上盆,它的「根兜」中間是空的,相當于根系懸在半空中,沒有水土的供應,上盆之后根本活不了,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一定要先把「根兜「中填滿盆土,然后再上盆,上盆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多拍打花盆外壁,最后還要輕輕按壓盆土表面讓盆土落實,千萬不要在根系和盆土中間留有空隙。
5、上盆隔日再澆水,澆透直到盆底流,之后寧干不要澇,見干見濕根系好
君子蘭在上完盆之后,不要立即澆水,而是隔一天之后再澆水,這樣主要是避免上盆過程中不小心導致的根系一些細小傷口感染而爛根,一般隔一天的話這種小傷口基本就都痊愈了,再澆水也就安全了。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澆透,直到看見花盆底部的排水孔有水流出為止,之后就將植株放到通風散光的地方靜待君子蘭服盆了。君子蘭服盆成功之后,澆水要注意不能太過頻繁,以見干見濕最為適宜,等到盆土表面微微發白的時候再澆即可。這樣它的根系既有充足的新鮮空氣又不至于過度缺水,自然健康發達,年底開花是非常輕松的事情。
以上就是君子蘭翻盆操作的5段順口溜,朗朗上口,簡單好學,新手小伙伴只要照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