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地茄子草」,結出紫紅色漿果,猶如小櫻桃,如今十分有價值
本期我們來介紹一種和山莓一樣奇特的植物,這種植物俗稱「地茄子草」,植株一樣能夠在果期結出來紫紅色的漿果,這些漿果是相當奇特的,它們猶如小櫻桃,過往被忽視,而如今十分珍貴有價值。
之前也有農村的老人說它不能吃,但有其它價值,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地茄子草?
如果你去過農村的田地里、老房子周圍、山坡下或者路邊,就有可能看到地茄子草了,因為它常常生長在這些地方,小時候我們農村娃就覺得它的果子非常艷麗,會將它的果子采摘下來玩了,等玩完后會直接丟掉它,但不敢去吃它,因為一些農村的老人覺得它有毒不能吃。
這樣的果子其實挺特別的,你仔細觀察一下,它的果子就像是迷你茄子,但卻很小,一般也跟鵪鶉蛋一般大。
大名叫做「銅錘玉帶草」
許多花友不知道的是,地茄子草只是在民間的俗稱,它有一個不容易被記住的大名,就是做「銅錘玉帶草」,這樣的名字也不會很好聽,一般我們只會叫它地茄子草。
雖然它的名稱里有茄子這兩個字,但它的茄子是毫無關聯的,它是是桔梗科、銅錘玉帶屬的一種植物,也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那有什麼特征呢?
我們來看看它的株型,你會發現它是一種較為低矮的植物,甚至會平鋪在地面上生長,植株有著12-50厘米的莖,若是將這些莖給折斷了,那就會流出來一些白色的汁液。
在大多數人眼里,地茄子草的觀賞價值不高,但等它掛果后,植株會很吸引人,我們在野外看到這種植物的時候,一般也會多看幾眼。
地茄子草如今十分有價值!
早在《云南中藥材》里就記載到地茄子草了,里面描述到:味甘、苦,性平,其它古籍里也記載到了地茄子草:清熱解毒、活血、祛風利濕,如今它就是一種很典型的藥用植物,但新鮮的地茄子草一般也會有微毒,我們不要隨意去采用。
也就是說,地茄子草需要經過多種方式的專業加工、嚴謹處理后,它才能成為一種可以入藥的「中藥材」。綜上所述,如今的地茄子草也有了價值,甚至還有觀賞價值,我們需要珍惜它,更不要小看這種植物。
有些地區的花友并不會叫它地茄子草,而是叫它翳子草、地浮萍、扣子草、馬蓮草等,由此可見,它的別稱如此之多,我們只需要記住一個也就可以了。
關于俗稱「地茄子草」,結出紫紅色漿果的一種植物,其實就是銅錘玉帶草,就介紹到這里了,各位朋友,在您的家鄉是否能看到這種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