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低于15℃,綠蘿千萬別擺放在「這個位置」,不然黃葉、爛根!

進入深秋后,隨著氣溫一天比一天下降,很多花友發現自家的綠蘿葉子沒有精神,有的甚至出現黃葉子,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我告訴大家,綠蘿有兩個小特性,一是怕冷,不耐寒;二是怕不通風,所以咱們室內養綠蘿,當溫度低于15℃,「兩個位置」就不要擺放綠蘿了,不然就容易出現黃葉、爛根。

一、太陽光照不到的位置

綠蘿的葉片翠綠,呈心形,又很容易養爆盆,人們養綠蘿,除了凈化空氣,還為了裝飾點綴居室,讓家里看著更有綠意一些。

秋季白天光照時間變短,光線又比較柔和,有些花友在擺放綠蘿的時候,只注重裝飾作用,把它擺放在太陽光根本照不到的位置,使它長時間無法進行充足的光合作用,時間一長,綠蘿就出現了葉片變薄、發軟,看上去沒有精神,嚴重的還會出現黃葉、枯葉,也不長新葉子,既影響它的健康和長勢,又失去了觀賞價值。

二、密不通風的位置

當氣溫低于15℃,很多家庭為了室內保暖,一天都會門窗緊閉,多擺放一些綠蘿可以起到凈化、清新空氣的作用,但是這樣的環境對綠蘿的生長其實是不利的。

首先,綠蘿的葉片非常的濃密,相對于其它綠植來說,通透性就不是很好,如果生長的環境密不透風,空氣流通性差,那就會抑制一部分葉片的呼吸作用,時間一長,有一些被遮擋的葉片就會出現黃葉、枯葉。

其次,綠蘿是喜水的綠植,它對水分的要求比較高,所以養綠蘿,不要旱著它,土壤快干透了就要及時補充水分。但同時,綠蘿的根系又怕積水和盆土長時間潮濕,不然很容易爛根。如果把綠蘿擺放在密不通風的位置,給它澆完水之后,盆土里的水分蒸發得慢,就會導致爛根的發生。

所以在秋冬季節,咱們室內盆栽綠蘿,應該把它擺放在光線比較充足的位置,每天能讓它隔著玻璃曬2-3個小時的太陽;澆水要見干見濕,盆土下2-3厘米干了就要給它澆水,澆完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環境的通風,避免盆土積水爛根。

每個月在綠蘿的土壤里,淺埋20粒左右多元素復合肥,有了充足的養分,它的枝條健壯,葉片厚實有光澤,抵抗能力也會增強;當室內溫度低于10度后,一定要注意綠蘿的保溫,不然它就會進入休眠的狀態,5度以下,綠蘿就會被凍傷,千萬別忽視。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