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種「感冒草」,在家鄉一大把,不挖走就可惜了,如今極度珍貴
本期我們來介紹1種「感冒草」,它以往在家鄉一大把生長,同樣具有一定的價值,若您再次看到感冒草,但又不認識這種植物,之后不把它挖走就很可惜了,如今的感冒草是一種極度珍貴的野生植物。
相信許多花友已經迫不及待想了解一下感冒草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感冒草」的大名是:野甘草
我們剛才所說的感冒草,其實只是這種植物的其中一個俗稱,在家鄉它還被稱之為假甘草、甜珠草、地膚子、土甘草、假枸杞、通花草、冰糖草等,我們可以在《福建中草藥》查詢一下,可以查詢到這種植物叫做節節珠,而在《閩南民間草藥》里則是記載到它叫「四時茶」。
由此可見,這種植物在民間有著相當多的俗稱,但我們要記住,它大名是野甘草。若花友們到現在也不認識野甘草,那不如直接叫它的大名「野甘草」。
關于形態特征
那你知道野甘草都有哪些特征嗎?它的是一種長不高的植物,植株的株型和積雪草、紫花地丁、地黃、九頭草、白花蛇舌草、腰子草、車前草等野草的株型差不多,普遍是低矮的,若您不認識它,那平時看到它的時候會忽視也是正常的。
野甘草還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亞灌木,全株沒有絨毛,但又粗壯、發達的根莖,它的莖直立生長,我們可以去量一下它的高度,一般高度在25厘米到80厘米這個范圍內,很難超過一米。野甘草的葉片則是很小,我覺得野甘草的葉片很像垂盆草的葉片,只不過野甘草葉子會更加薄。
其實野甘草和白花蛇舌草一樣,它可以開出一些小花,這些小花一般在夏季和秋季這兩個季節開花,花期相當長。
有花友突然就發現到野甘草有觀賞價值,立馬就挖了好幾棵種起來了,結果野甘草越來越旺盛,觀賞價值就更高了,直到現在,還有人在種植野甘草,把它當成一種盆栽,比許多花卉還好看。
野甘草如今極度珍貴
這種在家鄉一大把的野甘草,如今成了一種珍貴的植物,早在《福建民間草藥》就有記載到野甘草:「解熱利尿,調中益肺」,另外,在《廣西中藥志》和《常用中草藥手冊》里同樣也是有描述到野甘草的。
總之,野甘草就成了一種藥草,古往今來受到重視,但依舊有不少人不認識它,這也正常,有些花友對野生的植物并不太感興趣,但對于花卉盆栽會更加喜歡。但生活在農村老一輩的人對于野甘草一般會比較重視,他們知道野甘草的價值。
綜上所述,野甘草不僅是野草,還是一種有藥用價值的草,若是將它制成中藥材,那就有用處了。這里我們有一點要注意,許多花友一聽到野甘草是藥草,就直接挖去胡亂使用,這是相當危險的行為,因為它可能有毒,不能隨意使用。
野甘草只有在經過專業人員特殊處理后,然后再制成了中藥材,最后加以檢驗,它才有價值。